酬乐天偶题酒瓮见寄

从君勇断抛名后,世路荣枯见几回。

门外红尘人自走,瓮头清酒我初开。

三冬学任胸中有,万户侯须骨上来。

何幸相招同醉处,洛阳城里好池台。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酬乐天偶题酒瓮见寄

《酬乐天偶题酒瓮见寄》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从君勇断抛名后,

世路荣枯见几回。

门外红尘人自走,

瓮头清酒我初开。

三冬学任胸中有,

万户侯须骨上来。

何幸相招同醉处,

洛阳城里好池台。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禹锡给乐天的回诗,乐天是刘禹锡的朋友,他在酒瓮上题了字,寄给刘禹锡。诗中表达了刘禹锡对友情的回应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赏析:

首先,诗的开篇写道:“从君勇断抛名后,世路荣枯见几回。”这表达了刘禹锡对友人乐天勇敢地抛弃名利、经历世事的理解和敬佩。接着,“门外红尘人自走,瓮头清酒我初开。”这句描绘了刘禹锡独自在家中饮酒,远离尘嚣,享受宁静自在的情景。他拿起酒瓮喝酒,意味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心态。

接下来的两句,“三冬学任胸中有,万户侯须骨上来。”表明刘禹锡在逆境中不断学习,胸中充满才华和智慧,而万户侯则指的是高官显贵的地位,表示他的才华将会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

最后两句,“何幸相招同醉处,洛阳城里好池台。”写出了刘禹锡对友情的珍视和喜悦,表示他有幸能与乐天共享美酒佳肴,共同畅饮于洛阳城内美丽的池台之间。

整首诗词通过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谊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上来世路相招醉处自走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