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朱熹)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

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

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熹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

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

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

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朱熹)

诗词的中文译文: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朱熹)》

雪月相映,水石相悲鸣。

不知岩上的枯木,今夜若有情。

应该见到尘中的烦恼,便道山间的空旷,与我无关。

与我无关,滚滚的水不停流。

熹起身披衣,仰望碧汉,露华清。

千年过去,此事已清晰明了。

若能识得乾坤的变化,便会相信行动和隐藏是没有间隔的,到处都能圆满。

牢记渊冰的警言,不要误判定盘星。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雪月相映、水石相悲鸣,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悲哀并存。不知岩上的枯木是否也具有情感,引发了作者的思考。作者觉得自己和岩上的枯木一样,无论是尘世纷扰还是山间的空旷,与自己都没有关系。而水在不停地流动,与自己并无关联。朱熹在清晨起身,仰望天空,寥寥千载过去,此事已经变得清晰明了。如果能够洞察宇宙的变化,就会相信行动和隐藏是没有间隔的,到处都能圆满。同时,作者也告诫人们要谨记渊冰(古代西方天文学家)的警言,不要误判定盘星(古代用来预测天文现象的仪器)。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雪月、水石和枯木的描写,展现出美丽和悲哀并存的意象。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凸显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并不复杂,但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间。

诗中对尘世胶扰和山间空旷的态度,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同时,通过对乾坤变化和行藏之间的关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宇宙智慧和人生哲理的追求。整首诗以小写意,却蕴含着广阔的世界观和人生智慧,诗的深意需要读者从中去领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知平生悲鸣相映水石雪月流行枯木便道空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