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咸阳北原

秦山曾共转,秦云自舒卷。

古来争雄图,到此多不返。

野狖穴孤坟,农人耕废苑。

川长波又逝,日与岁俱晚。

夜入咸阳中,悲吞不能饭。

作者简介(马戴)

马戴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江苏省东海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经咸阳北原

经咸阳北原

秦山曾共转,秦云自舒卷。

古来争雄图,到此多不返。

野狖穴孤坟,农人耕废苑。

川长波又逝,日与岁俱晚。

夜入咸阳中,悲吞不能饭。

诗词的中文译文:

经过咸阳北原

秦山曾经翻滚,秦云如今缓缓展开。

自古以来争霸纷争,到了这里多数都无法回归。

野狖在穴中,孤单的坟墓,

农人在废弃的辍耕的庄园。

长江水流不息,波浪逝去,

白昼与岁月同样逝去。

夜晚进入咸阳城中,悲伤地吞咽,无法填饱肚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马戴所创作,描述了经过咸阳北原的情景。咸阳是秦朝的首都,被称为古代的雄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已经发生了许多改变。诗中描绘的秦山曾经是翻滚的,秦云如今却缓缓展开,暗示着古代的辉煌已逐渐消逝。野狖穴孤坟,农人耕废苑,表达了咸阳北原的荒凉和废墟景象。川长波又逝,日与岁俱晚,意味着时间的匆匆流逝和岁月的消逝。最后一句“夜入咸阳中,悲吞不能饭”表达了诗人对咸阳的怀念和失望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咸阳北原的景色和变迁,表达了对从前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诗人马戴以简洁而富含情感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诗词的意境营造了一种苍凉、凄美的氛围,呈现出对过去和现实的对比,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以咸阳北原为背景,寓意着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长波舒卷农人争雄岁俱晚不能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