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僧道升二首

跋陀罗师能幻物,幻秽为净持幻佛。

佛幻诸天以戏之,幢幢香果助设施。

茫然悔欲除所幻,还为幻佛力所持。

佛天与汝本无间,汝今何恭昔何慢。

十方三世本来空,受记岂非遭佛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与僧道升二首

诗词:《与僧道升二首》

僧道升,跋陀罗师能幻物,

幻秽为净持幻佛。

佛幻诸天以戏之,

幢幢香果助设施。

茫然悔欲除所幻,

还为幻佛力所持。

佛天与汝本无间,

汝今何恭昔何慢。

十方三世本来空,

受记岂非遭佛幻。

中文译文:

僧人道升,跋陀罗师擅长幻化万物,

将丑陋之物幻化为纯净之佛。

佛降幻化各种天界,以戏弄之,

幢幢香果助其布置。

茫然迷惑,悔欲摆脱所幻化之物,

却再次成为幻佛的力量所掌握。

佛天与你本无间隔,

你如今为何恭敬,昔日为何懒散。

十方世界本来就是空无一物,

所接受的记忆难道不是遭遇佛的幻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人王安石所作,题为《与僧道升二首》。诗中描述了一个僧人道升与跋陀罗师的对话,涉及到幻化、佛教等主题。

首先,跋陀罗师以其擅长的幻化技巧,将丑陋的事物幻化为纯净的佛像,展现了他的神奇能力。

接着,佛降临幻化各种天界,以娱乐和戏弄的方式与幻佛互动,幢幢香果则是辅助佛降幻化的道具。

在诗的后半部分,道升感到茫然和悔恨,希望能够彻底摆脱所幻化的世界,然而却被幻佛的力量所掌握,再次陷入幻化之中。诗中提到佛天与个人本来没有分别,暗示着个人与佛的本质相通。

最后两句"十方三世本来空,受记岂非遭佛幻"表达了一种佛教中的观念,即整个宇宙都是虚幻的,所接受的记忆和经历也只是佛的幻化而已。

整首诗通过幻化的手法,探讨了现实与虚幻、佛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传达了佛教的空性思想。同时,也反映了王安石对佛教哲理的思考和对生命本质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与僧道升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诸天无间佛力设施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