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

昔闻退之与东野,相与结交贱微时。

孟不改贫韩渐贵,二人情契都不移。

韩无骄矜孟无腼,直以道义为己知。

我今与子亦似此,子亦不愧前人为。

北都健儿昨日至,扣门乃得所遗诗。

上言病中初有寄,下言我咏蟠桃枝。

盛衰开落感残杏,暮春无事羡游丝。

班班鸠鸣忽怀念,一扫十幅无闲辞。

洛川花图多品目,斗新争巧始可疑。

读书又忆石夫子,似蚕作茧诚有之。

镇阳归梦北潭北,吟此八章谁谓痴。

最後有文吊尹子,寿夭唑问信所悲。

共书大轴许传玩,一日百展曾忘疲。

报君亦欲齎满轴,恐费纸墨令人嗤。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

从前听说后的和东野,相互勾结微贱时。

孟不改变贫穷韩国逐渐重视,两人情谊都不会改变。

韩国没有骄傲孟无愧,一直以道义为自己知道。

我现在和儿子也像这样,你也不比前人为。

北都健康儿昨天到,敲门就得到所遗诗。

上说病中开始有寄,下面说我吟咏蟠桃枝。

盛衰开落感残杏,暮春无事斛律羡游丝。

班班鸠鸣忽然怀念,一扫十幅没有闲辞。

洛川花图多品目,斗技巧才可以怀疑新竞争。

读书又想起石先生,像蚕作茧真的。

镇阳归梦北潭北,在这八章谁说傻。

最后有文吊子,寿夭唑询问信是悲伤。

共信大轴允许传玩,一日百展曾忘记疲劳。

回报你也要把满轴,怕浪费纸墨令人嗤笑。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人为结交二人情契道义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