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戈阳观竞渡

急鼓繁钲动地呼,碧琉璃上两龙趋。

一声翻倒冯夷国,千载凄凉楚大夫。

银碗锦标夸胜捷,尽桡绣臂照江湖。

三年端午真虚过,奇观初逢慰道涂。

作者简介(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过戈阳观竞渡

《过戈阳观竞渡》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急鼓繁钲动地呼,

碧琉璃上两龙趋。

一声翻倒冯夷国,

千载凄凉楚大夫。

银碗锦标夸胜捷,

尽桡绣臂照江湖。

三年端午真虚过,

奇观初逢慰道涂。

中文译文:

急促的鼓声和钟声在地上回荡,

碧玉般的船上两条龙迅速前行。

一声响起,冯夷国翻倒,

千年的悲凉楚国大夫。

银碗和锦旗夸耀着胜利的壮丽,

划桨的绣臂映照着江湖的风采。

三年的端午节真实而虚幻地过去,

奇观初次出现,慰藉着道涂的心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观看戈阳竞渡的情景。戈阳是古代楚国的一个地方,竞渡是一种传统的龙舟比赛。诗中通过描写鼓声、钟声和龙舟的景象,展现了比赛的紧张和激烈。冯夷国是楚国的一个国名,被比作倒下的象征,表达了楚国的凄凉和沉寂。

诗中提到的银碗和锦旗象征着比赛的胜利和荣誉,划桨的人们展示着他们的力量和技巧。绣臂是指女性的美丽手臂,这里用来形容划桨者的英姿飒爽。江湖则代表着社会和世界的广阔。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端午节的感慨。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与龙舟竞渡有着密切的关联。作者通过描述三年的端午节虚幻而真实地过去,以及奇观初次出现,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新奇事物的欣喜。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竞渡的热闹和激烈,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节日的热爱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过戈阳观竞渡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凄凉琉璃大夫初逢锦标急鼓奇观翻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