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望海山

暮山青尚浅,晓山如黛染。

开窗望海山,天清雾方歛。

向来六月中,黑云齐如截,苍龙下曳尾,卷雨洒炎热。

造物信老手,忽作万里秋,刻削此孤峭,巉然消客愁。

岂无一布帆,寄我浩荡意;会当驾长风,清啸遗世事。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晓望海山

《晓望海山》是宋代文人陆游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晓望海山

暮山青尚浅,晓山如黛染。

开窗望海山,天清雾方歛。

向来六月中,黑云齐如截,

苍龙下曳尾,卷雨洒炎热。

造物信老手,忽作万里秋,

刻削此孤峭,巉然消客愁。

岂无一布帆,寄我浩荡意;

会当驾长风,清啸遗世事。

诗词的中文译文:

早晨望见海山,

傍晚的山色还是浅绿,

早晨的山色仿佛被深蓝染色。

打开窗户望向海山,

天空清澈,雾气渐渐散去。

六月至今,乌云密布,

如苍龙的尾巴拖在地面,

卷起雨滴洒落在炎热的大地上。

造物主真是老练的手艺,

突然间创造出万里秋天的景象,

刻削出这片孤峭的景色,

高耸而壮丽,消除了旅人的忧愁。

难道没有一张帆船,

让我寄托浩荡的心意;

将来必能乘着劲风驾驭,

清脆地吹响留存世间的事物。

诗意和赏析:

《晓望海山》描绘了一幅早晨望见海山的景象,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对山色和天气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对造物主的赞美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早晨山色的变化,暮山的颜色浅绿,而早晨的山色则仿佛被深蓝染色,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多变。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清晨望向海山的情景,天空清澈,雾气逐渐消散,展示了大自然的原始美和清新宜人的气息。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夏季天气的变化,六月的天空乌云密布,如同苍龙的尾巴拖在地面,带来了雨水的洒落,炎热的气息扑面而来。这种描绘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也蕴含着对天地万物的景象的赞叹之情。

接着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造物主的赞美和思考,他认为造物主是一位老练的艺术家,突然间创造出万里秋天的景象,刻削出这片孤峭的景色,高耸而壮丽,消除了旅人的忧愁。这里的孤峭景色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而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给予了他安慰和慰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豪情壮志,他希望能有一艘帆船,寄托自己的浩荡意志,乘风破浪,去追寻清新的事物。诗人相信自己将来能够乘着劲风驾驭,发出清脆的呼啸声,留下自己的足迹和影响。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造物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中展现出对自然的观察、对变化的感受以及对人生的豪情壮志,具有典型的宋代文人的思维特点,同时也体现了陆游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晓望海山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世事造物客愁开窗炎热会当无一曳尾老手布帆孤峭浩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