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诗(同用秋字,一作他乡七夕)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

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

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作者简介(卢纶)

卢纶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七夕诗(同用秋字,一作他乡七夕)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

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

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祥光如果能够寻求,闺女在夜晚登上楼台。

月光洒在田野,河水仿佛停止流动。

红色妆花静悄悄地警示着黎明,纺车和织机暗中传递秋意。

回想起往日的亲朋好友,人类和天空都充满了忧愁。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七夕的思念之情。通过描写夜晚登楼观月的闺女,以及月光和河水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七夕的美好祝愿和希望。同时,通过描述红色妆花和纺织工具传递秋意,以及回忆起往日亲友的忧伤,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愁苦之情。整首诗意深远,既表达了对七夕的渴望和希望,又反映了作者对离乡之人的思念和忧伤。

这首诗词通过运用比喻和意象,将作者的内心感触与外在的自然景物相结合,以表达出对七夕的思念之情和对离乡之人的关怀之意。同时,诗意深远,通过描写夜晚登楼观月、月光和河水的比喻,以及纺织工具传递秋意等手法,使诗词更加富有意境和表现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机杼登楼回想人天浩方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