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二十四首

白璧惣顽矿,沦晦同泥沙。

朽坏生夜光,见者咸惊嗟。

君子分寂寞,小人互矜夸。

枯瘁若秋蓬,鲜艳如春华。

狂风忽簸荡,飘落归谁家。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感怀二十四首

《感怀二十四首》是明代诗人刘基的作品。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宝石和泥沙的对比,表达了人生的转变和不确定性。白璧被指代为宝石,想象它变得暗淡无光,与普通的沉积物变得一样黯淡。作者通过这种对比,暗示了人生中的起伏和变故。人们的命运就像宝石一样,可能会经历荣光和衰败,而这种变化往往让人感到惊讶和失望。在这种变迁中,君子能够保持淡定和寂寞,而小人则爱夸耀和自吹自擂。作者将人生比作秋蓬和春华,既有枯瘁憔悴的时刻,也有鲜艳绚丽的时刻。最后,诗中的狂风象征着命运的摆布和不可预测性,我们都不知道最终会归属于谁。

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和意象的手法,通过宝石和泥沙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幻。作者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多变性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宝石和泥沙象征着人生中的荣辱得失,而君子和小人则代表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描绘,诗人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最后,诗中的狂风象征着命运的无常和不可控制的力量,给人一种深深的不安和无奈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诗词中文译文:

白璧惣顽矿,

沦晦同泥沙。

朽坏生夜光,

见者咸惊嗟。

君子分寂寞,

小人互矜夸。

枯瘁若秋蓬,

鲜艳如春华。

狂风忽簸荡,

飘落归谁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宝石逐渐暗淡,沉积物也变得黯淡无光,这暗示了人生中的荣辱得失。君子能够保持淡定和寂寞,而小人则喜欢夸耀和自吹自擂。人生有时像秋蓬一样枯瘁憔悴,有时又像春华一样鲜艳绚丽。狂风象征着命运的摆布和不可预测性,我们都不知道最终会归属于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感怀二十四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君子小人狂风夜光矜夸见者泥沙白璧惊嗟顽矿枯瘁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