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高阳方面,河间都会,三关地最称雄。

粉堞万层,金城百雉,楼横一带长虹。

烟素敛晴空。

正望迷平野,目断飞鸿。

易水风烟,范阳山色有无中。

安边暂倚元戎。

看纶巾对酒,羽扇摇风。

金勒少年,吴钩壮士,宁论卫霍前功。

乃眷在清衷。

恐凤池虚久,归去匆匆。

幸有佳人锦瑟,玉笋且轻拢。

作者简介(晁端礼)

晁端礼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一说徙家彭门(今江苏徐州)。晁补之称他为十二叔,常与唱和。神宗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历单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县,官满授泰宁军节度推官,迁知大名府莘县事。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望海潮

《望海潮》是宋代晁端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高阳方向,河间都会,三关地最称雄。

城墙如粉垒叠叠堆,城门如金铜百雉。

城楼横跨宛如长虹。

烟雾淡淡敛于晴朗的天空。

试着望着迷失在平野上,眼前飞过的鸿雁也消失不见。

易水上飘荡着风和烟雾,范阳山的景色好像有也好像没有。

为安定边境暂时依靠着勇者。

看着身着丝巾的人对酒,手持羽扇迎风摇动。

有金勒的少年,有吴钩的勇士,怎能与卫霍相比呢?

他们在清廉中守望相助。

担心凤池会久久虚空,只得匆匆离开。

幸好有佳人弹奏着锦瑟,玉笋轻轻拢起。

诗意:

《望海潮》这首诗以壮丽的景色和英雄豪情为主题,表达了对边塞地区的景色和边境守卫者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高阳方面和河间都会的城墙、城门和城楼的壮丽景色,以及易水和范阳山的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边塞地区的宏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英勇士兵的敬佩和对清廉正直的追求。

赏析:

《望海潮》以描绘景色的手法展示了边塞地区的壮丽景观,城墙如粉垒叠叠堆,城门如金铜百雉,楼横一带长虹,烟素敛晴空。这些形象生动的描绘了城市的壮丽和边塞地区的辉煌。

诗中还融入了对英勇士兵的赞美,金勒少年,吴钩壮士,宁论卫霍前功。这些形象展示了勇猛的士兵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和赞扬。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清廉正直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恐凤池虚久,归去匆匆。幸有佳人锦瑟,玉笋且轻拢。这里凤池可以理解为虚幻的空欲之地,而佳人弹奏的锦瑟和玉笋则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和情感。

整首诗构思独特,既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抒发了对英勇士兵的敬佩,最后以对清廉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结尾,给人以豪情壮志和情感的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晴空平野都会一带三关称雄粉堞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