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十一伯奉议四首

丘壑性所乐,诗书老自娱。

谭惟听两部,贫不种千奴。

岁月柯间蚁,功名水上凫。

平生五车读,留得付诸孤。

作者简介(黄公度)

黄公度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挽十一伯奉议四首

《挽十一伯奉议四首》是宋代黄公度的一首诗词,描写了黄公度对自己平凡而孤独的生活的思考与感慨。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十一伯奉议四首

丘壑性所乐,

诗书老自娱。

谭惟听两部,

贫不种千奴。

岁月柯间蚁,

功名水上凫。

平生五车读,

留得付诸孤。

中文译文:

挽念十一伯奉议四首

我乐于山野之间,

诗书伴随我一生。

虽然只有谭惟来听,

我却贫穷得养不起奴隶。

岁月如同树枝上的蚂蚁,

功名如水上的鸳鸯。

我一生都在读书,

只留下了这些孤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黄公度对自己平凡而孤独的生活的思考和感慨。黄公度以丘壑(山野)为乐,对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环境有着深深的喜爱。他一生都在沉浸于诗书之中,这是他自我娱乐和满足内心需求的方式。

然而,黄公度的才华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赏识。他提到只有一个人(谭惟)来听他的作品,暗示他的诗书才华无法得到广泛传播,也无法引起贵族的重视。他因为贫穷而无法养起奴隶,这反映了他经济上的困境。

岁月如同树枝上的蚂蚁,意味着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避免的。黄公度提到的功名如水上的鸳鸯,揭示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他并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学问和艺术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黄公度一生的读书心愿和对留下作品的渴望。他虽然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仍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下去,留给后人欣赏和思考。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黄公度内心的独立和对生活的坦然态度。他虽然在社会地位和财富上并不出众,但通过自己的学问和艺术追求,他找到了内心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整首诗词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追求内心自由的人生态度,给人以启迪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挽十一伯奉议四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诗书平生岁月功名自娱付诸丘壑性千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