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卢道士房

秋砧响落木,共坐茅君家。

唯见两童子,门外汲井花。

空坛静白日,神鼎飞丹砂。

麈尾拂霜草,金铃摇霁霞。

上章尘世隔,看弈桐阴斜。

稽首问仙要,黄精堪饵花。

作者简介(顾况)

顾况

顾况(约727—约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

题卢道士房

《题卢道士房》是唐代诗人顾况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卢道士的庭院,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仙之道的向往和景仰。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秋天的砧杵声敲击着落叶,

我们一起坐在茅屋道士的家中。

只见两个童子,

在门外汲水井旁玩耍。

空坛上的白日静谧无声,

神鼎中飞散着红色的丹砂。

道士用麈尾刷拂着霜草,

金铃摇动雾霭中的霞光。

升仙的道路遥不可及,

我看见桐树阴影斜斜倾斜。

我低头请问道士,

黄精可不可以用作仙草?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象和卢道士的庭院为背景,通过对细节描写,展现了一番宁静神奇的仙境之感。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的手法,如秋天的砧声和落叶、童子汲水井旁玩耍、空坛上的白日、神鼎中的丹砂等,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深山修道者、修仙之道的向往和景仰之情。同时,诗人也以自己的身份,向道士请教有关仙草的事情,表达了对仙界神奇事物的好奇和求知欲。

这首诗的诗意在于通过诗人对道士和仙草的神秘描写,表现了人们对仙境和仙草的向往和仰慕之情。它使人们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展现了修道者的清静与超脱。诗人希望通过修仙,能够摆脱尘世的束缚,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首诗表达出了对宁静、神秘的道家修仙之道的向往,并以此为背景展示了一幅奇幻、超然的仙境画面。通过用意象描写的手法,使得诗人把对仙境的向往和仰慕之情表达得更为深刻和隐晦。整首诗意境高远,构思独特,给人以遐思和想象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白日尘世落木童子丹砂空坛麈尾稽首金铃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