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日游慈云为龄叟作

丹霞前,慈云顶,两壁相看苍铁冷。

春风秋月一逢迎,菜碗茶瓯拍香鼎。

有时话到有处无,有时瞑到入禅定。

本来僧俗不相干,气味投时堪隽永。

九年卓锡兴百废,谁与挽之欲去猛。

我年今已七十六,师五十二亦多病。

人生契合是因缘,临老相分重凄哽。

东湖水宽万顷烟,风波簸弄羲娥影。

西山有寺古佛境,啼鸟落花云水静。

师亦两下如何领。

作者简介(陈著)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正月二日游慈云为龄叟作

《正月二日游慈云为龄叟作》是宋代陈著所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红色的峡谷面前,慈云山巅,

两壁对望,苍铁冷冽。

春风秋月相互迎接,

菜碗和茶瓯敲击香鼎。

有时话语有处无,

有时沉默入禅定。

本来僧人和俗世无关,

气味在此时刻流淌永恒。

九年来修复了百废,

谁能阻止它的离去?

我已经七十六岁,

师傅五十二岁,同样多病。

人生的契合是因为缘分,

面对老去,分别更加凄凉哽咽。

东湖的水面广阔,烟雾弥漫,

风浪摇曳着羲娥的身影。

西山有一座古寺,佛境静谧,

啼鸟和飘落的花瓣,云和水都安静。

师傅和我两个人又如何应对这一切呢?

诗意:

这首诗以游览慈云山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峡、春风、秋月等景物,以及主人公与师傅之间的对话和默契,表达了时光流转和人生老去的感慨。诗人陈著在七十六岁时,与师傅一同游览山水之间,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离别的凄凉。诗中同时融入了禅宗的元素,通过禅定和静默的描写,表达了修行者对永恒和真理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并通过对话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丹霞前"、"苍铁冷冽"、"菜碗和茶瓯敲击香鼎"等,将山水景色与人物活动相结合,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人对禅宗修行的描写也体现了他对内心宁静和超越尘世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内敛而深邃,通过对师傅和自己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和岁月流逝的感叹,以及对离别和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人用自然景色和禅宗元素来烘托情感,使诗词更具意境和哲理性。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陈著独特的审美观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正月二日游慈云为龄叟作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春风逢迎相看丹霞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