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长沙赵师席上作)

西风何事,为行人扫荡,烦襟如洗。

垂涨蒸澜都卷尽,一片潇湘清泚。

酒病惊秋,诗愁入鬓,对景人千里。

楚宫故事,一时分付流水。

江上买取扁舟,排云涌浪,直过金沙尾。

归去江南丘壑处,不用来寻月姊。

风露杯深,芙蓉裳冷,笑傲烟霞里。

草庐如旧,卧龙知为谁起。

作者简介(刘仙伦)

刘仙伦

刘仙伦(生卒年不详)一名儗,字叔儗,号招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与刘过齐名,称为“庐陵二布衣”。著有《招山小集》一卷。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为《招山乐章》一卷。

念奴娇(长沙赵师席上作)

《念奴娇(长沙赵师席上作)》是宋代刘仙伦创作的一首诗词。

中文译文:

西风为何事,为行人扫荡疲惫的心情,烦闷之心如洗。

涨潮蒸腾大江滚滚,湖泊清澈湖面波光闪烁。

酒的病让人感叹秋至,写诗的忧愁渗入发丝之间,故友与身隔千里。

楚汉间的宫殿故事,如今只能嘱托于流水之上。

在江上购买轻舟,驾驶在波涛汹涌,穿过金沙的尾巴。

归去江南的丘壑之处,也不需要再去寻找仙姐月亮。

风露杯深,芙蓉裳冷,高傲地笑在烟霞之中。

草庐依旧,卧龙知晓起舞之人是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思念之情。诗中以西风为引子,表现了行人劳累后内心的烦躁不安,并通过舒畅心境的描写将这种烦襟洗刷去除。接着诗人从自然景观的描述入手,将涨潮蒸腾的江水与潇湘清泚的湖泊相对照,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写了自己的身世和情感,表现出对遥远故友的思念与追忆。楚汉故事则是通过将故事嘱托于流水之上的方式,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故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接下来,诗人用买取船舟的方式,表达了自己返乡的心愿,并形容了乘舟穿越波涛的壮丽场景。最后,诗人回归本主题,再次表达对江南的思念,表示回乡无需再寻找仙姐月亮。

整首诗以描写景物的方式,巧妙地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融为一体。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认知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乡故事的怀旧和追忆。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归乡的期待和对身世的感慨。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情感线索相对较弱,更注重通过景物来表达情感。以优美的语言和巧妙的笔墨,展示了宋代诗人刘仙伦独特的才华和情感世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行人流水惊秋潇湘分付入鬓故事扫荡清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