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洛中怀

三十余年西复东,劳生薄宦等飞蓬。

所存旧业惟清白,不负明君有朴忠。

早避喧烦真得策,未逢危辱好收功。

太平角处农桑满,赢取闾阎鹤发翁。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初到洛中怀

《初到洛中怀》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十余年西复东,

劳生薄宦等飞蓬。

所存旧业惟清白,

不负明君有朴忠。

早避喧烦真得策,

未逢危辱好收功。

太平角处农桑满,

赢取闾阎鹤发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司马光初到洛中(指洛阳)时的思绪和感慨。诗中提到了作者西行东归的经历,以及在宦海中的辛劳和飘泊。作者坚守清白的原则,没有辜负对明君的忠诚。

诗中还表达了作者早早避开喧嚣纷扰的智慧,避免了危险和耻辱,从而能够安心收获成果。最后两句表达了太平时期农桑事业的繁荣,以及作者在这个时代中取得的成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经历和所取得成就的自豪和满足。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和对现状的描绘,诗中展现了作者的坚守和智慧。

诗中的"飞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宦海中的飘忽不定,而"清白"二字则凸显了作者对自己的要求和追求。最后两句则展示了作者在太平时期的农桑事业中的成功,以及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经历和所取得成就的自豪和满足,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清廉和智慧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初到洛中怀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负旧业明君农桑飞蓬闾阎鹤发翁清白复东赢取危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