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院后半壁古城歌

君不见秦城万里如游龙,首接洮河尾辽海。

三堵龙头势隐辚,至今不共山河改。

何时山外起新陴,围绕古城当户楣。

相逢若识桃源叟,应忆当时征戍儿。

临洮院后半壁古城歌

《临洮院后半壁古城歌》是明代赵贞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君不见秦城万里如游龙,

首接洮河尾辽海。

三堵龙头势隐轮,

至今不共山河改。

何时山外起新陴,

围绕古城当户楣。

相逢若识桃源叟,

应忆当时征戍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古城的壮丽景象和历史沧桑。诗人通过描写古城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古城的景色和历史的敬仰之情。诗中表达了对古城山河不改的景象的称赞,同时也寄望着古城能够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诗人以相逢桃源叟的方式,勾起对往日战乱岁月的回忆,表达了对征戍儿们的怀念和敬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城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时期的历史景观和人文风貌。诗人以豪迈的笔调描绘了古城的地理位置,将其比喻为一条游龙,连接了洮河和辽海,形象地表达了古城的宏大和辽阔。古城的城墙如龙头矗立,虽然岁月更迭,但依然气势磅礴,不为山河所改变。诗人对古城的赞美中透露出一种对历史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古城未来的期许。诗人期盼山外能够有新的陴垣(指城墙),围绕古城形成新的屏障,使古城更加完整和壮丽。这种期待体现了对古城的保护和传承的愿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的结尾以相逢桃源叟的场景,唤起了对往日战乱岁月的回忆。诗人借桃源叟的形象,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征戍儿们曾经的辛劳和忠诚。这种回忆和怀念既是对过去岁月的缅怀,也是对那些为国家边疆辛勤守护的英雄们的致敬。

总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古城景象,通过对古城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回忆,表达了对古城的敬仰和对征戍儿们的怀念之情,同时又寄托了对古城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临洮院后半壁古城歌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君不见龙头山河当户围绕古城隐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