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影亭

河流索槛色辉辉,无数幽禽入镜飞。

已映渚花红四出,更涵沙柳翠相围。

不欺毫发公虽有,太尽妍媸道恐非。

自笑病容随步见,未衰华发满缁衣。

作者简介(曾巩)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照影亭

《照影亭》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照影亭,朝代:宋代,作者:曾巩

河流索槛色辉辉,

无数幽禽入镜飞。

已映渚花红四出,

更涵沙柳翠相围。

不欺毫发公虽有,

太尽妍媸道恐非。

自笑病容随步见,

未衰华发满缁衣。

诗词的中文译文:

河水流过栏杆,波光粼粼,

无数幽禽飞入镜中。

倒映着岸边红色的花朵,

水面上还倒影着绿柳相互环绕。

虽然没有违背公正之人的仪表,

但过于追求美好可能不符合道义。

我自嘲身体虽有疾病,但步履间仍可见到容颜,

尽管我的头发已满布满灰尘。

诗意和赏析:

《照影亭》描绘了一座亭子,亭子建在河边,河水清澈明亮,波光闪烁。诗中描述了亭子倒映在水中的景象,河水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出来的景象美不胜收。亭子周围飞舞着许多幽禽,在水面上翩翩起舞,增添了一片生机和活跃的氛围。亭子的倒影还映射出岸边盛开的红花和绿柳,景色美丽宜人。

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自嘲和自省的心情。他说自己虽然没有违背公正之人的仪表,但是过于追求美好可能会偏离道义。他笑着说自己的病容虽然随着步履展现出来,但是他的华发依然充满了灰尘,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自己的衰老。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以倒影为线索,通过描绘河水、幽禽和景物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自身状况的自嘲和对人生的矛盾体验,展示了曾巩独特的情感和思考方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照影亭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河流华发缁衣毫发幽禽不欺妍媸病容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