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莫口号二绝

六十年来又七年,眼昏头白意茫然。

逢人欲说平生旧,少有能知两世前。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岁莫口号二绝

诗词:《岁莫口号二绝》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六十年来又七年,

眼昏头白意茫然。

逢人欲说平生旧,

少有能知两世前。

中文译文:

六十年过去又七年,

眼睛昏花,头发已经白了,意念茫然。

每当遇到人,想要述说我平生的旧事,

但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两个世纪之前的事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二绝(两首绝句连写),反映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人生的感慨。诗中的"六十年来又七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暗示了诗人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岁月。"眼昏头白意茫然"则描绘了诗人年老后身体的衰弱和精神的迷茫,同时也传达了他在时间的冲击下感到困惑和迷失。

接下来的两句"逢人欲说平生旧,少有能知两世前"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他渴望与人分享自己的一生经历和感悟,但却发现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对两个世纪前的事情的思考和回忆。这种孤独感和理解的缺失使得诗人感到无助和遗憾。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描绘自己的身体老化和内心的迷茫,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推移的感叹,并且暗示了人们在时光长河中渺小和孤独的存在。这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时间和生命的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岁莫口号二绝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茫然平生少有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