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城南观音院庵主广师

簿领日婴薄,纷然汩幽襟。

驾言出城南,聊欲清此心。

平冈见净刹,石通郁以深。

中有苦空人,峭健奇骨森。

十年一庵下,形迹了莫寻。

兀如拥败褐,口吐众妙音。

时下寂照堂,声绝响亦沈。

默矣盖自得,其谁知少林。

赠城南观音院庵主广师

《赠城南观音院庵主广师》是宋代文同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簿领日婴薄,

纷然汩幽襟。

驾言出城南,

聊欲清此心。

平冈见净刹,

石通郁以深。

中有苦空人,

峭健奇骨森。

十年一庵下,

形迹了莫寻。

兀如拥败褐,

口吐众妙音。

时下寂照堂,

声绝响亦沈。

默矣盖自得,

其谁知少林。

中文译文:

簿领日婴薄,

衣领破烂寒酸。

纷然汩汩深沉的心绪。

骑马言行来到城南,

只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灵。

平坡上见到一座净土寺庙,

石头路通向幽深之处。

其中有位苦空的修行者,

身材高瘦,骨骼奇特而凛冽。

十年才下山一次,

形迹已经无从寻觅。

他默默地穿着破旧的袍褐,

口中吐出种种妙音。

寺庙中静谧的光照堂内,

声音静寂,回响也沉寂。

他默默地自得其乐,

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少林寺的内涵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城南观音院庵主广师所在的寺庙里的一番观察和思考。作者以自己的视角,描绘了庵主广师的形象和修行状态。

诗中的庵主广师是一个苦行修行者,他长期隐居在庙中,一心修行,十年才下山一次,形迹已经无从寻觅。他身形高瘦,骨骼奇特,给人一种峭拔而奇异的感觉。他穿着破旧的袍褐,却能从口中吐出种种妙音,显示出他在修行上的成就和智慧。

整首诗词以平和的语气描写了庵主广师的修行境界和内心状态。他默默自得,不为外界所知,仿佛只有他自己真正理解少林寺的内涵。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思想,表达了对修行者的敬佩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描绘庵主广师的形象和修行状态,作者呈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理想境界。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赠城南观音院庵主广师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驾言平冈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