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杂咏十九首·观妙庵

妙理难观旨甚深,欲知无欲是无心。

茅庵不异人间世,河上真人自可寻。

阳羡杂咏十九首·观妙庵

《阳羡杂咏十九首·观妙庵》是唐代陆希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主要描写了一个名为妙庵的地方,诗人认为这里的道理非常深奥,想要理解这种深奥的道理,需要没有欲望和杂念,心灵纯净如止水。妙庵与人间世界并无多大区别,只有真正修行的人才能在这片茅庵之上找到真正的真人。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观察妙庵

妙庵里的道理奥妙无穷,

想要理解,需心无杂念。

这茅庵与尘世并无差异,

只有真修者,始能见真仙。

这首诗词的诗意深远,表达了修行的深沉思考。诗人用简洁而凝炼的语言,将人与道的关系娓娓道来。诗人观察到妙庵这个地方,发现其中包含了无穷无尽的道理和智慧。然而,理解这些深奥的道理并非易事,需要舍弃欲望和杂念,心灵纯净如止水才能得以领悟。

诗人进一步指出妙庵与人间世界并无多大区别,这个茅庵并不是一个与尘世完全隔离的地方,而是在尘世中存在着。只有真正修行的人,才能在这样的地方找到真正的真人,即通达道义的人。

这首诗词意境深邃,言简意赅,给人以深思。诗人通过对妙庵的观察,向读者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修行观念:只有摒除杂念,心如止水,才能通达于道。同时,诗中也暗示了修行者需要在现实世界中寻找真理,可以通过在繁华喧嚣中保持纯净的心灵来实现。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无心真人无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