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赴假江陵夜行郊行步月作

缺月不早出,长林踏青冥。

犬吠主人怒,愧此闾里情。

怪我夜不归,茜袂窥柴荆。

云间与地上,待我两友生。

惊鹊再三起,树端已微明。

白露净原野,始觉丘陵平。

暗蛩方夜绩,孤萤亦宵征。

归来闭户坐,寸田且默耕。

莫赴花月期,免为诗酒萦。

诗人如布谷,聒聒常自名。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和陶赴假江陵夜行郊行步月作

《和陶赴假江陵夜行郊行步月作》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缺月不早出,

长林踏青冥。

犬吠主人怒,

愧此闾里情。

月亮已经不完整,我不愿早早地出门,

在长满树木的林间行走,一片黑暗。

狗吠声惹怒了主人,我为此感到惭愧,

想到了家乡的亲朋好友,心中充满了愧疚之情。

怪我夜不归,

茜袂窥柴荆。

云间与地上,

待我两友生。

责怪我深夜才归来,

我悄悄地穿过红色的帷幕,窥视着草木丛中。

在云彩间和大地上,

等待着我亲爱的两位朋友。

惊鹊再三起,

树端已微明。

白露净原野,

始觉丘陵平。

扰乱的喜鹊一次又一次地惊起,

天色在树梢间已经微微明亮。

清晨的白露洗净了原野,

我才感觉到丘陵的平坦。

暗蛩方夜绩,

孤萤亦宵征。

归来闭户坐,

寸田且默耕。

黑暗中的蛩蛩依然在夜晚劳作,

孤独的萤火虫也在黄昏中游荡。

回到家中,我闭上门户坐下,

专心耕种着那一小块土地。

莫赴花月期,

免为诗酒萦。

诗人如布谷,

聒聒常自名。

不要追求花花世界和月下佳期,

避免被诗和酒所困扰。

诗人就像布谷鸟一样,

喧闹地自称着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夜晚在郊外散步的情景。诗人缺觉不早起,夜晚才回家,引起了狗的吠声,感到内疚。在夜行的过程中,他欣赏了自然的美景,观察了鹊鸟惊起和萤火虫的活动,最终回到家中,安静地耕种田地。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亲友的思念和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诗酒花月的疏远态度,强调诗人应该专注于现实生活和朴素的农耕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陶赴假江陵夜行郊行步月作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长林闾里云间夜不归早出两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