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黄任道

蒿莱日日没幽居,时得新诗亦自娱。

为有远怀希稷高,或时飞梦见唐虞。

久谙末俗难谋道,益厌庸儿妄问儒。

绝笔断弦无意寄,笑将远目睨清虚。

作者简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奉寄黄任道

《奉寄黄任道》是一首宋代王令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蒿莱日日没幽居,

时得新诗亦自娱。

为有远怀希稷高,

或时飞梦见唐虞。

久谙末俗难谋道,

益厌庸儿妄问儒。

绝笔断弦无意寄,

笑将远目睨清虚。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王令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他居住在幽静的地方,每天度过平淡的生活。他时常创作新诗来自我娱乐。他的心怀远大,渴望追求高尚的道德和价值观,有时候甚至在梦中见到了唐朝和虞舜的景象。

然而,作者深知末世的浮躁和俗气,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追求道德和真理。他渐渐对那些庸俗之人妄自尊大地谈论儒家学问感到厌烦。面对这样的局面,他决定断绝与世俗的联系,不再写作和演奏音乐,也不再有意寄托于外界。他轻笑着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清虚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和对世俗的厌倦。诗中的幽居和自娱展现了作者追求内心宁静和个人兴趣的态度。他怀念过去的伟大时代,用希稷高(指伟大的帝王)来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然而,现实的庸俗和儒家学问的低落使他感到困惑和失望。

在诗的最后,作者决定放弃与世俗的纷扰,不再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选择以笑容和远目的姿态来面对清虚的境界,这是一种超脱和宽慰的表现。整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高尚理想与世俗的冲突和反思,展现了他追求清静和超越尘世的意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奉寄黄任道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日日断弦梦见幽居新诗自娱远目为有绝笔睨清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