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八首

黄雀死弹丸,厥罪在啄粟。

翠鹄不近人,何为亦穷辱。

材为世所利,高下同僵仆。

能逃天地间,蠛蠓无不足。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杂咏八首

诗词:《杂咏八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黄雀死弹丸,

厥罪在啄粟。

翠鹄不近人,

何为亦穷辱。

材为世所利,

高下同僵仆。

能逃天地间,

蠛蠓无不足。

中文译文:

黄雀死于弹丸之下,

它的罪过在于啄食谷粒。

翠鹄远离人群,

但为何也会遭受穷辱呢。

才华被世人所利用,

高低地位都一样沦为奴仆。

只有逃离了天地之间,

连蚂蚁、蚓蚱都无法被满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王安石的《杂咏八首》中的一首,通过对黄雀和翠鹄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类社会中权力和地位之困扰的思考。黄雀作为一种普通的鸟类,只因为误入弹丸而丧生,暗喻了弱者在权力面前的脆弱和无助。而翠鹄则因为高贵与不凡而与人疏离,却也不免受到辱骂和嘲笑。

诗中强调了才华和地位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无论是被利用还是被束缚,最终都会沦为奴仆,失去自由。然而,诗人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权力和地位的思考,认为只有逃离了尘世的束缚,远离人间的纷争,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和满足。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以寓言的形式传达了对人类社会中权力和地位困扰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自由和内心追求的渴望。同时,通过黄雀和翠鹄的形象描绘,以及与人类社会的对比,给人以启示,让读者反思社会中的不公和人生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杂咏八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足高下弹丸蠛蠓僵仆穷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