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雨花台再用弟履齐鸟衣园韵)

秋后钟山,苍翠色、可供餐食。

登临处、怨桃旧曲,催梅新笛。

江近苹风随汛落,峰高松露和云滴。

欢头童、齿豁已成翁,犹为客。

老怀抱,非畴昔。

欢意思,须寻觅。

人间世、假饶百岁,苦无多日。

已没风云豪志气,祗思烟水间踪迹。

问何年、同老转溪滨,渔钩掷。

作者简介(吴渊)

吴渊(1190—1257年)字道父,号退庵。吴柔胜第三子,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约生于宋光宗绍熙初,卒于理宗宝祐五年,年约六十八岁左右。嘉定七年中进士,调建德主簿。丞相史弥远在馆中留他,将授以开化尉,他谢道:“甫得一官,何敢躁进。”弥远就不再强他。累官兵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使、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予祠。又力战有功。拜参知政事,未几,卒。渊著有《退庵集》、《退庵词》奏议及易解,《宋史本传》传于世。

满江红(雨花台再用弟履齐鸟衣园韵)

《满江红(雨花台再用弟履齐鸟衣园韵)》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吴渊。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后钟山,苍翠色、可供餐食。

登临处、怨桃旧曲,催梅新笛。

江近苹风随汛落,峰高松露和云滴。

欢头童、齿豁已成翁,犹为客。

老怀抱,非畴昔。

欢意思,须寻觅。

人间世、假饶百岁,苦无多日。

已没风云豪志气,祗思烟水间踪迹。

问何年、同老转溪滨,渔钩掷。

译文:

秋天过后,钟山褪去了夏日的浓绿,变得苍翠可供人们采摘作为食物。

站在登临的地方,怀念桃花的旧曲,听到催人生长的梅花新笛声。

江水靠近,苹果风随着水涨落,高峰上的松树上露水和云滴交织。

快乐的童年已经成为满头白发的老人,依然是一个游客。

年迈的心怀中,不再是往日的景象。

快乐的心思,需要去寻找。

在人世间,虽然假装百岁,但苦难的日子不多了。

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只能思念过去在烟水之间的足迹。

问到了何时,与老友一同转向溪边,放下渔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钟山的变化和江水的流动,表达了岁月流转、人事易逝的情感。作者怀念过去的快乐时光,但也意识到自己已经年老,无法复得当年的豪情壮志。诗中渗透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和快乐的追求。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和寓情于景的手法,将作者内心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钟山的苍翠、江水的涨落、松树上的露水和云滴,都成为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象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词中透露出对青春已逝、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快乐和友情的追求。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惜。作者希望与老友一同回忆过去,在岁月的河流中留下自己的足迹,放下渔钩,寻找快乐和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年老之感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和快乐的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餐食苍翠登临处云滴欢头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