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三用韵)

蓬蓬窣窣,睡梦惊回早。

谁为散天花,遍人间、夜深分晓。

虚空幻出,富贵照乾坤,琼万顷,玉千株,莫道壶天杳。

平明三尺,拣江南道。

只怕不坚牢,被天工、小儿翻倒。

凝冰泮水,世态总无恁,明日事,昨朝人,谁丑还谁好。

作者简介(何梦桂)

何梦桂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蓦山溪(三用韵)

《蓦山溪(三用韵)》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何梦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蓬蓬窣窣,睡梦惊回早。

谁为散天花,遍人间、夜深分晓。

这里的蓬蓬窣窣描述的是晨雾迷蒙的景象,诗人从睡梦中惊醒,意味着黎明的到来。诗人在问,是谁将天花散落在人间,不分昼夜地遍布。

虚空幻出,富贵照乾坤,琼万顷,玉千株,莫道壶天杳。

平明三尺,拣江南道。

只怕不坚牢,被天工、小儿翻倒。

诗中描述了虚幻的景象,富贵的光芒照耀着世间,如琼石和玉树一般美丽。但诗人告诫人们不要认为这种富贵是永恒存在的,就像壶天一样遥远。而平凡的人们,在清晨只有三尺阳光的照耀下,选择了江南道路,这里代表了诗人向往的田园生活。

凝冰泮水,世态总无恁,明日事,昨朝人,谁丑还谁好。

诗中提到凝冰的泮水,泛指世间的变幻和虚妄。诗人认为,世间的风云变幻不可靠,明天的事情无法预测,昨天的人物已经过去,无论是美丽还是丑陋都已不再重要。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表达了对虚幻富贵的警示和对平凡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透露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炎凉。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平明乾坤人间夜深惊回天花蓬蓬睡梦分晓窣窣富贵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