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撰挽诗

早辞天子诏,晚挂大夫车。

文雅三朝旧,风流二祖余。

眼前甲乙石,胸次丙丁书。

自古谁无死,前休得似渠。

杨修撰挽诗

《杨修撰挽诗》是宋代文人魏了翁所撰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早年辞别朝廷官职,晚年在大夫车间流连忘返的心境。诗词通过对自身经历和身份的反思,展现了文雅和风流的特点。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杨修撰挽诗》中文译文:

早辞天子诏,

晚挂大夫车。

文雅三朝旧,

风流二祖余。

眼前甲乙石,

胸次丙丁书。

自古谁无死,

前休得似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魏了翁自述的方式,表达了他早年离开朝廷职务的决定以及晚年对大夫车间的眷恋之情。通过描述自己的身份和经历,他展现了自己文雅和风流的特点。

首先,诗中提到了早辞天子诏,意味着作者在年轻时选择了离开朝廷的官职。这表明了他对权势和官场的反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晚年挂着大夫车,表示他在身份和地位上有所转变,沉浸于大夫车间的生活中。

诗中提到了文雅三朝旧,风流二祖余。这里的文雅指的是作者在朝廷任职时所表现出的优雅和修养,三朝旧则表示他在朝廷中任职了三朝的时间。风流二祖余则指的是魏了翁自认为自己在文学和风度上能与前辈诗人相媲美。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眼前的甲乙石和胸次的丙丁书。甲乙石可能指的是作者面前的石头,象征着物质的平凡和朴素。胸次的丙丁书可能指的是作者内心深处的书籍,象征着他的学识和思想。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反思,暗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最后两句“自古谁无死,前休得似渠”,表达了作者对生死和命运的思考。他认为自古以来,没有人能够逃脱死亡的命运,前辈们都已经过世,而他自己也无法避免这个命运。这句话既是对自身的思考,也是对人生和时代的反思。

总的来说,《杨修撰挽诗》通过诗人的自述,呈现了他早年辞官的选择和晚年对大夫车间的眷恋。诗中展现了作者文雅和风流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死和命运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怀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修撰挽诗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风流胸次天子大夫甲乙二祖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