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美人愁镜二首

明明金鹊镜,了了玉台前。

拂拭交冰月,光辉何清圆。

红颜老昨日,白发多去年。

铅粉坐相误,照来空凄然。

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烛我金缕之罗衣。

时将红袖拂明月,为惜普照之馀晖。

影中金鹊飞不灭,台下青鸾思独绝。

稿砧一别若箭弦,去有日,来无年。

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箸并堕菱花前。

作者简介(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代美人愁镜二首

《代美人愁镜二首》是唐朝诗人李白所作,诗人通过描绘一个美人愁苦的场景,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

第一首诗描写了美人照镜的情景。金鹊镜明亮如冰,玉台前整洁明净。美人梳妆拂拭着冰一样的月光,光辉明亮如何清圆。然而镜中的她已经老去了,红颜已不再,白发逐渐多了。铅粉的妆容已经不能掩盖岁月给她带来的凄凉。

第二首诗中,美人赠送给诗人一面盘龙镜和一件金缕罗衣,诗人则用红袖拂去明亮的月光,为了珍惜这一刻照亮的余晖。在镜中,金鹊仿佛在飞舞闪烁,而台下的青鸾却黯然失色。割破了离别的箭弦,去的有日子,但回来却没有年份。狂风吹散了美人的心思,玉箸也不再触碰菱花。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人镜前愁苦的形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同时也表现出唐代诗人常见的爱自由、酒仙形象。诗人以流畅的语言、独特的意象和饱满的情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白发凄然相误玉台拂拭铅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