舣舟怀信亭

使麾得请印垂腰,不畏秋风病鬓凋。

游子已携河上手,客槎犹在斗边桥。

水从南浦伤离剧,马近东方作意骄。

晓榻梦回翻自愧,卧听人赴午门朝。

作者简介(宋祁)

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舣舟怀信亭

《舣舟怀信亭》是宋代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舣舟怀信亭

使麾得请印垂腰,

不畏秋风病鬓凋。

游子已携河上手,

客槎犹在斗边桥。

水从南浦伤离剧,

马近东方作意骄。

晓榻梦回翻自愧,

卧听人赴午门朝。

中文译文:

乘船怀念信亭,

使者请命低垂腰,

不畏秋风使鬓发凋零。

游子已经带着河边的手,

客船仍停在斗边桥。

水从南岸流过,伤感别离的剧情,

马儿接近东方,显得得意洋洋。

清晨醒来,梦中回想自己的愧疚,

躺在床上,倾听人们赴午门朝拜的声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宋祁怀念信亭的情景。信亭是古代官员出使时停留的地方,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低垂腰身、不畏秋风使鬓发凋零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提到游子已经带着河边的手,客船仍停在斗边桥,暗示诗人曾经是一位旅行者,如今已经回到了家乡。水从南岸流过,马儿接近东方,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变迁。

诗的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清晨醒来时的情景,他在床上回想起自己的愧疚,倾听着人们赴午门朝拜的声音,表达了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和对社会的关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感伤和哲理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舣舟怀信亭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秋风不畏游子作意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