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仁仲过滨江

沩山未暇往,石磴上雪端。

初识清修路,遥怜菡萏寒。

野宽耕仅有,民殄政犹残。

总使林泉稳,那能寝饭安。

和仁仲过滨江

《和仁仲过滨江》是宋代诗人胡寅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沩山还未有机会前往,

石阶上积雪凝结。

初次认识清修的道路,

远望可怜菡萏的寒冷。

田野辽阔,农夫勉强耕种,

百姓凋敝,政治仍然腐败。

只有林泉依旧宁静,

但这怎能让人安享宴食与安眠。

诗意:

《和仁仲过滨江》描绘了胡寅与朋友仁仲一同经过河边的景象。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与社会现实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诗人通过对山川、石阶、雪景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清修之道和菡萏的寒冷的描述,暗示着社会的冷漠和人们的苦难。诗人对农民艰苦耕作、百姓生活困顿和政治腐败的描述,传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民生的关切。最后,诗人通过对林泉的安宁描绘,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和平安宁的渴望。

赏析:

《和仁仲过滨江》运用了典型的宋代山水诗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社会现实相结合,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诗人以朴素而富有感情的语言,将自己对社会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融入其中,展现了他对时局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诗中的林泉则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境界,与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折射出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整首诗在抒发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色彩,对当时社会的政治腐败和人民的困苦进行了揭示和抨击。通过对自然景物与社会现实的对比,诗人呈现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感,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民的疾苦。

《和仁仲过滨江》在形式上采用了七言绝句的格律,结构简洁紧凑。诗中运用了描写手法和象征意象,以及对比的手法,使整首诗具有鲜明的形象感和感染力。

总之,《和仁仲过滨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社会现实的抨击,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切和对和平安宁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仁仲过滨江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菡萏石磴初识仅有林泉修路寝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