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二十五首

江湖有潜鳞,颇厌沮泽陋。

朅来游沧溟,矫首观宇宙。

是时三神山,忽陨巨鳌首。

奔波走仙圣,龙蜃纷格斗。

重渊沸日月,万类错昏昼。

掉尾归去来,莲巢以为友。

作者简介(张耒)

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感遇二十五首

《感遇二十五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湖有潜鳞,颇厌沮泽陋。

江湖中有隐藏的巨龙,对于沮泽的狭窄和肮脏感到厌倦。

朅来游沧溟,矫首观宇宙。

突然来到广阔的大海,仰首观赏宇宙的壮丽景象。

是时三神山,忽陨巨鳌首。

这时候,三座神山突然坍塌,巨龙的头颅也随之陨落。

奔波走仙圣,龙蜃纷格斗。

巨龙奔波追逐仙圣,与龙蜃纷纷展开激烈的格斗。

重渊沸日月,万类错昏昼。

深渊翻腾,日月失去光明,万物陷入黑暗。

掉尾归去来,莲巢以为友。

巨龙摇摆着尾巴回归,将莲花当作自己的朋友。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巨龙在江湖中的遭遇,表达了对于狭窄、肮脏环境的厌倦,以及对于广阔宇宙的向往。诗中的巨龙象征着追求卓越和自由的精神,而三座神山的坍塌和巨龙与龙蜃的格斗则象征着挑战和困难。最后,巨龙选择回归,将莲花当作朋友,表达了对于宁静和友谊的向往。

整首诗词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意象丰富的比喻,通过对巨龙的遭遇和选择,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和追求的思考。同时,诗词中的意象和抒情语言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感遇二十五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日月以为江湖归去来宇宙昏昼奔波格斗潜鳞重渊沮泽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