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寄萧立

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

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

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

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

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

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海西望京口,两地各天末。

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

日南望中尽,唯见飞鸟灭。

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

海上寄萧立

《海上寄萧立》中文译文:

朔风剪塞草,

寒露日夜结。

行行到瀛壖,

归思生暮节。

驿楼见万里,

延首望辽碣。

远海入大荒,

平芜际穷发。

旧国在梦想,

故人胡且越。

契阔阻风期,

荏苒成雨别。

海西望京口,

两地各天末。

索居动经秋,

再笑知曷月。

日南望中尽,

唯见飞鸟灭。

音尘未易得,

何由慰饥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了一个离别和思念的场景,诗人寄望着自己的朋友萧立,并表达自己对过往时光和故乡的思念。

诗的开头写到朔风剪去边塞上的草,寒露积累在日夜交替中。这表现了诗人身处边境地带,感受到了荒凉和寒冷的气氛。

接下来,诗人行至瀛壖(即海边),望着天涯海角,在心中怀念着朋友和故乡。

诗中的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的想念,远眺海景时心中的感慨。

诗中的“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形容了无边无际的海洋和辽阔的荒原,展现了诗人离故乡已经很远的事实。

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诗人想起故乡和朋友,但离别的现实使他们只能在梦中相聚。

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诗人感叹离别的时光流逝得很快,友谊的牵绊被时光撕裂。

海西望京口,两地各天末。诗人身处海西,遥望着京口(指扬州),感叹自己与故乡遥相望,各自在天涯。

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诗人守在寂寞的所居中,经历了一个个秋天,再次回忆起过去的日子。但笑声和所居的时间却无法再相遇。

日南望中尽,唯见飞鸟灭。诗人日南望中天地相接处,只能看到飞鸟飞过,而这也随即消失不见了。形容了诗人眼前的景象和自己的离散心情。

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诗人感叹离散后的音尘消息难以得到,无法舒解自己内心的饥渴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和故乡的特殊关切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景象和表达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往时光和故乡的记忆,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乡愁。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比喻,使诗意更为抽象深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大荒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