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圣鍚坟庵真如轩在玉山常山之间

东吴南垂楚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

百滩千嶂自一川,清空不是人间世。

玉山先生携老禅,把茅结庵开小轩。

身前身後来醉眠,一醉不醒三千年。

先生杖屦半宇宙,每到此轩去还又。

为怜雪立孤竹君,月骨风箸如许瘦。

向来种笋今排天,先生手痕故依然。

骑龙帝旁为飞仙,玉棺寂寞空寒烟。

作者简介(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题汪圣鍚坟庵真如轩在玉山常山之间

《题汪圣鍚坟庵真如轩在玉山常山之间》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吴南垂楚北际,

中央不合大如砺。

百滩千嶂自一川,

清空不是人间世。

玉山先生携老禅,

把茅结庵开小轩。

身前身後来醉眠,

一醉不醒三千年。

先生杖屦半宇宙,

每到此轩去还又。

为怜雪立孤竹君,

月骨风箸如许瘦。

向来种笋今排天,

先生手痕故依然。

骑龙帝旁为飞仙,

玉棺寂寞空寒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位于东吴和楚国之间、中央地带宽广如砺石的地方。这里有无数的滩涂和山峰,形成了一片清幽的天地,与尘世不相符合。

诗中提到了玉山先生,他带着年迈的禅师,建造了一座茅草结构的庵堂,名为真如轩。玉山先生在庵堂前后醉卧,一醉不醒已经三千年。

玉山先生的杖和鞋占据了半个宇宙,每次来到这个小轩,他都会带着这些物品。诗中提到了一根孤立的竹子,它因为被雪覆盖而显得孤独,月光和风吹使它显得纤瘦。

诗中还描述了玉山先生种植竹笋的情景,现在这些竹笋已经长得像天空一样高。玉山先生的手痕依然留在这里,他骑着龙在帝王旁边成为飞仙,而他的玉棺寂寞地躺在空寒的烟雾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与尘世隔绝的清幽之地,以及玉山先生的传奇故事。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境界和超越尘世的向往。

通过描写玉山先生的庵堂和他的生活状态,诗中展现了禅宗的修行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玉山先生的醉眠和不醒象征着他超越了时间和尘世的束缚,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诗中的自然景物如滩涂、山峰、雪和竹子等,与玉山先生的修行状态相互映衬,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境界和超越尘世的向往,展现了禅修者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词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题汪圣鍚坟庵真如轩在玉山常山之间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先生不是中央不合人间世前身醉眠清空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