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仲喜雨二首

云汉吁嗟堕杳冥,德音雷动走群灵。

天心逢契牺牲祷,田畯先闻黍稷馨。

帘卷西山增爽气,水通南涧漫平汀。

一篇可嗣东坡记,北榭今成喜雨亭。

天公知我亦顽冥,不许山川借宠灵。

何事民谣为膏泽,只因君德荐明馨。

楩楠未厌云迷谷,鸥鹭初便水满汀。

试揽秋光澄北榭,千峰争翠岌岩亭。

和信仲喜雨二首

《和信仲喜雨二首》是宋代胡寅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云汉吁嗟堕杳冥,

德音雷动走群灵。

天心逢契牺牲祷,

田畯先闻黍稷馨。

帘卷西山增爽气,

水通南涧漫平汀。

一篇可嗣东坡记,

北榭今成喜雨亭。

天公知我亦顽冥,

不许山川借宠灵。

何事民谣为膏泽,

只因君德荐明馨。

楩楠未厌云迷谷,

鸥鹭初便水满汀。

试揽秋光澄北榭,

千峰争翠岌岩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自然界因雨而欣喜的景象,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社会政治现象的思考和对君主的颂扬。

诗的开头描述了云汉(天空)之中发出的呼唤声,似乎是来自遥远的地方。接着,雷声响彻天地,引起了众多生灵的惊动,显示了自然界的庄严和活跃。

诗中提到天心与人心相契合,通过牺牲祷告来表达对天的顺从和敬畏。田畯(指官员)作为先行者,率先闻到了黍稷的香气,象征着丰收和吉祥。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西山的帘卷和南涧水的流动,给人以增添爽朗气息的感觉。这里以自然景观表达了喜雨之情,将山水融入到整个喜雨的场景中。

诗的结尾提到了东坡(指苏轼)的记载,暗示这篇诗可作为东坡之后的传承,北榭(指宴会的亭子)也将成为今天喜雨的场所。同时,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天公的顽冥态度,认为山川无法借宠于天,只有君主的德行能够荐举来自明天的馨香。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思考之情,将喜雨的喜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的称赞和对社会的期盼。同时,以景写情、以物寄意,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文情感相融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信仲喜雨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帘卷牺牲杳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