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裴相公寄白侍郎求双鹤

皎皎华亭鹤,来随太守船。

青云意长在,沧海别经年。

留滞清洛苑,裴回明月天。

何如凤池上,双舞入祥烟。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和裴相公寄白侍郎求双鹤

诗词:《和裴相公寄白侍郎求双鹤》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皎皎华亭鹤,

来随太守船。

青云意长在,

沧海别经年。

留滞清洛苑,

裴回明月天。

何如凤池上,

双舞入祥烟。

中文译文:

明亮的华亭中飞翔的白鹤,

随着太守的船来到这里。

青云的意境长久存在,

跨越了无边的沧海经过了多年。

停留在清洛苑中,

裴回着眼望着明亮的月亮。

它们如何像凤池上的鹤,

双舞着进入喜庆的烟云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给裴相公的,表达了对裴相公的赞赏和祝福之情。诗中以华亭中飞翔的白鹤为象征,描绘了鹤随着太守的船来到这里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裴相公的崇敬之情。

诗中提到的青云意境长久存在,沧海经过多年,表达了对裴相公的远行和历经岁月的赞叹,同时也带有诗人自己在清洛苑中的留滞之感。裴相公与明亮的月亮对望,展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最后,诗人用凤池上的双舞鹤来比喻裴相公,赞美他在政治上的成就和令人瞩目的表现。

整首诗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华亭中飞翔的白鹤、青云、沧海、明月等意象,给人以美好、祥和的感觉。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象征意义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裴相公的敬佩之情,并以鹤的形象寄托了对裴相公政治成就和人格风采的赞美。整首诗情感高雅,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美感和哲理的唐代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太守沧海经年留滞祥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