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祀

晨驾旌旄列队行,龙旗遥映凤城明。

护霜云外天颜碧,笼水烟边山色青。

新岁野郊春气霭,今朝村市晓晴生。

鞠躬稽首参天处,四海讴歌贺太平。

大祀

诗词:《大祀》

朝代:明代

作者:朱元璋

晨驾旌旄列队行,

龙旗遥映凤城明。

护霜云外天颜碧,

笼水烟边山色青。

新岁野郊春气霭,

今朝村市晓晴生。

鞠躬稽首参天处,

四海讴歌贺太平。

中文译文:

晨驾旌旄列队行,

龙旗遥映凤城明。

护霜云外天颜碧,

笼水烟边山色青。

新岁野郊春气霭,

今朝村市晓晴生。

鞠躬稽首参天处,

四海讴歌贺太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作,描绘了他在大祀典礼上的场景和心情。大祀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的盛大典礼,代表着国家的祥和与繁荣。

诗的开头,“晨驾旌旄列队行,龙旗遥映凤城明。”描述了朱元璋乘车参加大祀典礼时,车队整齐有序地前行,龙旗高高挂起,照耀着凤城(指皇宫)的辉煌。

接下来的两句,“护霜云外天颜碧,笼水烟边山色青。”描绘了天空高远而湛蓝,山水清幽而青翠,表达了皇帝心情的宁静与喜悦。

诗的后半部分,“新岁野郊春气霭,今朝村市晓晴生。鞠躬稽首参天处,四海讴歌贺太平。”表达了新年伊始,大地春意渐浓,乡村和市集逐渐繁忙的景象。朱元璋鞠躬稽首,表示他对天地的敬畏之情,也展示了他作为皇帝,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望。最后一句“四海讴歌贺太平”,表达了整个国家的欢庆和赞美,太平盛世带来了人民的幸福与安宁。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大祀典礼的盛况和朱元璋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和太平盛世的期望。这首诗既展示了皇帝的威仪和权威,也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四海讴歌稽首天颜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