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江州药王寺

指点烟林正午钟,亭亭楼阁有无中。

铺张翠盖松间日,扫洒红尘竹外风。

啼鸟不惊禅入定,落花无迹色成空。

解鞍暂作今宵歇,恰与云堂旦过同。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宿江州药王寺

《宿江州药王寺》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江州药王寺作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心境,展示了作者在这个静谧的寺庙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超脱。

译文:

在江州的药王寺,指点烟林正午钟,

亭亭楼阁展现了有无之间的精妙。

铺张的翠盖映照着松林中的阳光,

扫洒红尘,竹外的风轻拂。

啼鸟们并不惊扰禅定的心境,

落花无迹,色彩渐渐消散。

解开马鞍,暂时歇息今夜,

与云堂的曙光恰好相遇。

诗意和赏析:

《宿江州药王寺》通过描绘江州药王寺的景物和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心境的平和。

首先,诗中描绘了寺庙的景物,如翠盖、松林、红尘和竹外的风。这些景物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和宁静,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

其次,诗中提到了禅定和解鞍,表达了作者追求心灵宁静和超脱的心愿。啼鸟不惊、落花无迹,揭示了作者心境的宁静与超然,融入了自然和禅宗的思想。

最后,诗中的云堂旦过表达了作者在这宁静的寺庙中与黎明相遇的意象,暗示了一个新的开始和希望。

整首诗以婉约的笔调和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相融合,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境界。读者在阅读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寺庙中的宁静与超然,以及对禅宗思想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宿江州药王寺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亭亭楼阁今宵落花有无指点入定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