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冬日席上)

天接重云,月临残腊,时有幽意。

化作瑶池,纷纷戏蝶,一色非人世。

无情征雁,乘风南向,怅望有情难寄。

暖惊梅,先传芳信,夜来万宝春到。

中齐胜境,东藩和气,自有名园佳丽。

一梦休嗟,三千好客,何处寻珠履。

小堂人静,尊前清昼,好惜岁华如逝。

管弦中,金杯更劝,朱颜皓齿。

作者简介(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永遇乐(冬日席上)

《永遇乐(冬日席上)》是宋代诗人黄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空与沉重的云相接,月亮升起在残冬的腊月,

时光中有着幽远的情思。

这时化作了美丽的瑶池,

纷纷扑动的蝴蝶,构成了一片超凡脱俗的景象。

没有情感的候鸟,乘着风向南飞,

我怅然地望着它们,有情感却难以寄托。

温暖的春天惊醒了沉睡的梅花,

它们先传递芳香的信息,夜晚里万物都显得宝贵如春。

中原和齐国的胜境相比,

东方的边疆更加和谐宜人,

那里有一个自有名园的美丽女子。

一场梦境中的休憩是痛悼,

三千个美好的宾客,我在何处寻找我的珍宝鞋。

小堂中的人静静地坐着,

阳光照耀在尊前,白昼如清澈的水。

好好珍惜岁月如逝的华美时光。

音乐和歌舞中,金杯再次劝酒,

美丽的面庞,洁白的牙齿。

诗意和赏析:

《永遇乐(冬日席上)》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情感表达,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和时光的感叹和思考。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天空中沉重的云、升起的月亮、飞舞的蝴蝶、盛开的梅花等,展现出美丽的自然景观,并与人类的情感相联系。诗人触景生情,感叹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中还描绘了对胜境的比较,通过将中原和齐国的胜境与东方边疆的和谐美景相对比,展现了东方的宁静和宜人之处。同时,诗中也出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增添了一丝浪漫气息。

整首诗以婉约唯美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情感,通过对美景的描绘和对时光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流逝时光的感叹。这首诗词以细腻的语言和深情的意境,给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使读者在赏析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戏蝶化作一色有情瑶池重云幽意春到传芳万宝非人世征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