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归东园

出郭喜见山,东行亦未远。

夕阳带归路,霭霭秋稼晚。

樵者乘霁归,野夫及星饭。

请谢朱轮客,垂竿不复返。

作者简介(李颀)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晚归东园

晚归东园

出郭喜见山,

东行亦未远。

夕阳带归路,

霭霭秋稼晚。

樵者乘霁归,

野夫及星饭。

请谢朱轮客,

垂竿不复返。

诗词的中文译文:

离开城郭喜欢看到山,

往东行也不算远。

夕阳伴随着归去的道路,

夜幕渐渐降临,秋稼将晚成熟。

樵夫们乘着晴朗的天气回家,

野夫们和点星之饭同赴美餐。

请让我代表红轮的客人谢谢您,

他下竿后将不再返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李颀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晚归的场景,并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人出郭向东行走,眼前出现了令人喜悦的山景。夕阳伴随着归家的路途,暗示着一天的劳动即将结束,人们回家的脚步也渐渐放慢。夜幕降临,秋天的农作物将会很快成熟,这给人一种宁静温暖的感觉。

诗中出现的樵夫和野夫可理解为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他们乘着晴朗的天气和勤劳的劳作结果归家,并与家人一起享用晚饭。野夫则暗示了在田地中采集食物的野菜或果实,他们也在田间享受生活。

诗的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一个叫朱轮的客人的请求。这个客人可能是一个渔夫,诗人感谢他将渔竿留在此地,因为他不再返回,田园的宁静将会持续下去。

整首诗以朴素自然的笔法,展现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渴望和对平和宁静时光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夕阳归路霭霭野夫东行樵者星饭请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