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蠡湖上

沿涉经大湖,湖流多行泆.决晨趋北渚,逗浦已西日。

所适虽淹旷,中流且闲逸。

瑰诡良复多,感见乃非一。

庐山直阳浒,孤石当阴术。

一水云际飞,数峰湖心出。

象类何交纠,形言岂深悉。

且知皆自然,高下无相恤。

作者简介(张九龄)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彭蠡湖上

彭蠡湖上

沿涉经大湖,

湖流多行泆。

决晨趋北渚,

逗浦已西日。

所适虽淹旷,

中流且闲逸。

瑰诡良复多,

感见乃非一。

庐山直阳浒,

孤石当阴术。

一水云际飞,

数峰湖心出。

象类何交纠,

形言岂深悉。

且知皆自然,

高下无相恤。

中文译文:

泛舟穿越彭蠡湖,

湖水流动汇成漩涡。

清晨决心向北渚行,

午后在港口休息片刻。

虽然这里荒凉孤旷,

但在湖中心恣意闲逸。

奇特多姿景象绵延,

感受到的印象非一。

庐山直入阳浒之中,

独立孤石靠荫涵藏机关。

一汪湖水向云空飞翔,

数座山峰从湖心崛起。

巨象与神龙相互纠缠,

形容之言岂能深刻细究。

然而知晓这一切皆是自然,

高低,贵贱,无法相互倾斜。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唐代诗人张九龄所见彭蠡湖的景色。诗中通过描绘湖中流动的奇特景象,表达了纳入自然的闲适心境和对自然美的敬畏之情。

赏析:

《彭蠡湖上》以诗人的视角描绘了彭蠡湖的美景,展示了自然界的奇特和壮丽。通过湖水流动之处的瑰诡景象以及庐山、孤石等地方的描写,传达了自然界的神秘和美丽。诗人提出了一种自然观念,认为自然界的景象和形态并不固定,而是相互交织的,美丽与奇特的景象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最后的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将人事看做自然的一部分,无论地位高低,都不应该相互恤惜,应该顺应自然。整首诗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又传达了一种超越个人私欲的智慧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中流孤石闲逸行泆决晨逗浦淹旷阴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