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见梅有感

万木都由冬折磨,孤根却做老生涯。

寒心欲喹知谁主,瘦骨相依有自家。

只许江南鸿雁见,肯交春后蝶蜂哗。

风吹不断西湖梦,一曲从他月落笳。

作者简介(陈著)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七十见梅有感

《七十见梅有感》是宋代诗人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冬季中坚韧不拔的梅花,以及在严寒中保持生机的自立精神。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七十见梅有感

万木都由冬折磨,

孤根却做老生涯。

寒心欲喹知谁主,

瘦骨相依有自家。

只许江南鸿雁见,

肯交春后蝶蜂哗。

风吹不断西湖梦,

一曲从他月落笳。

译文:

寒冬中,所有的树木都备受冬天的折磨,

唯有孤独的梅花担当起老去的生涯。

寒冷的心灵欲问,谁能主宰这一切?

瘦弱的枝干互相依靠,有了自己的坚持。

只有江南的鸿雁能够目睹,

它们愿意与春天之后的蝴蝶和蜜蜂相交游戏。

风吹不停,西湖的梦境永远不断,

一曲悠扬自他的月落之时响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在严寒中的坚韧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立和坚持的讴歌。梅花作为冬季中少见的花卉,能够在寒冷的环境中顽强地生长,给人以希望和勇气。

诗中的孤根代表着梅花的坚强个性和独立精神,它们不依靠其他花卉或树木的支持,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这种自立的精神反映了作者对于自主、自立的追求和崇尚。

诗中提到的江南鸿雁、春后的蝶蜂,以及西湖梦境的描绘,突出了梅花的独特之处。梅花在严寒季节中独自绽放,只有江南的鸿雁能够欣赏到它们的美丽,而春天之后的蝴蝶和蜜蜂也愿意与梅花一同共舞。这种与季节、自然相交融的形象,增添了诗词的浪漫氛围。

最后,诗中提到的西湖梦境和月落笳的一曲,给人以神秘的意境感受。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地,被描绘成一个神奇的梦境,而月落笳的音乐则增添了诗词的艺术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梅花的坚强生命力和自立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于独立、坚持和追求的赞美。同时,通过与自然景物和音乐的联想,营造出一种浪漫、神秘的意境,给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间。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梅花的深情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和自然之美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七十见梅有感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鸿雁瘦骨生涯孤根相依只许折磨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