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之秀才山亭

盘盘翠城山,君在城中住。

溪流第索转,冈势复回互。

苍林无春冬,啼鸟常旦暮。

漠漠领头云,霏霏岩底务。

中间列亭榭,佳景实天付。

物象皆自然,人巧谁能寓。

浮生欲何事,有此即乐处。

况君弟兄贤,信道各已固。

诗书诲儿侄,觞豆燕逢遇。

敢问彼簪裾,何发此巾屦。

王会之秀才山亭

《王会之秀才山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盘盘翠城山,君在城中住。

溪流第索转,冈势复回互。

苍林无春冬,啼鸟常旦暮。

漠漠领头云,霏霏岩底务。

中间列亭榭,佳景实天付。

物象皆自然,人巧谁能寓。

浮生欲何事,有此即乐处。

况君弟兄贤,信道各已固。

诗书诲儿侄,觞豆燕逢遇。

敢问彼簪裾,何发此巾屦。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山亭的美景,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思考。下面是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以描绘山亭的景色为切入点,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首先描绘了盘绕的翠绿山峦和城市中居住的君主,随后描述了曲折流淌的溪水和起伏的山势,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多样性。接着,诗人描述了青葱的林木和不分春夏的啼鸟,表达了大自然的恒久不变和生生不息。

诗中还描绘了云雾弥漫在山峰之间的景象,以及云雾下岩石的形态。这种景象给人以虚幻、飘渺之感,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神秘和变化。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自然界的奇妙和不可思议之处。

在亭榭之间,美景尽收眼底。诗人认为这些美景都是上天所赐,凡人的智慧和技艺都无法创造出如此壮丽的景象。这种自然景观的壮美使诗人感到快乐,让他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思考。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亲人以及教育的重视。他赞扬了朋友和兄弟们的才华和品德,认为他们已经坚定地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诗人还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表示他将会教导自己的子侄们诗书道义,并一起分享美酒和欢乐。最后一句提问诗人所羡慕的朋友们身着华丽的衣裳,却愿意戴着简朴的巾屦(古代士人的帽子和鞋子),暗示了诗人对于朋友们高尚品格的赞赏。

总体来说,《王会之秀才山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向往与思考,同时也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奇妙之处。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会之秀才山亭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旦暮啼鸟溪流领头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