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次韵张叔元

迟日轻风过雨天,草青南陌欲生烟。

江湖节物登王鲔,村落归心起杜鹃。

已办寻芳游野寺,何当修禊泛溪船。

路逢少妇携笼去,为说蚕儿向雨眠。

作者简介(王之道)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春日次韵张叔元

《春日次韵张叔元》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迟日轻风过雨天,

春日的阳光轻柔,微风徐徐,穿过阴雨的天空,

草青南陌欲生烟。

青草在南方的道路两旁茂盛得如同要冒出雾气。

江湖节物登王鲔,

河流和湖泊里的生物蓬勃生长,

村落归心起杜鹃。

乡村的人们心意回归,杜鹃鸟开始鸣叫。

已办寻芳游野寺,

已经去游寻觅芳香的野外庙宇,

何当修禊泛溪船。

何时才能举行净心的禊事,荡舟于溪水之上。

路逢少妇携笼去,

途中遇见一位年轻妇人带着蚕笼前往,

为说蚕儿向雨眠。

她告诉我蚕儿因为雨水而在安然入眠。

诗词的诗意描绘了春日的景色和人物的动态,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人们对自然的亲近与关注。阳光明媚,微风轻拂,让大地苏醒,草木生长茂盛,景色宜人。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变化和美好,他访寻庙宇,游览野外,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修身养性。在旅途中,他遇见了一位少妇,她带着蚕笼前往别处。她告诉诗人,因为雨水的滋润,蚕儿安然入睡。这一幕让诗人感到自然和人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生命的关怀和呵护。

整首诗词以春日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自然和人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修身养性的向往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考。整体氛围温婉恬静,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春日次韵张叔元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江湖少妇雨天归心节物村落修禊雨眠轻风过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