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芭蕉叶上秋风碧。

晚来小雨流苏湿。

新窨木樨沈。

香迟斗帐深。

无人同向夕。

还是愁成忆。

忆昔结同心。

鸳鸯何处寻。

作者简介(朱敦儒)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菩萨蛮

《菩萨蛮》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菩萨蛮

芭蕉叶上秋风碧。

晚来小雨流苏湿。

新窨木樨沈。

香迟斗帐深。

无人同向夕。

还是愁成忆。

忆昔结同心。

鸳鸯何处寻。

中文译文:

菩萨娇媚

秋风吹动芭蕉叶碧绿。

夜晚时小雨湿透流苏。

新釀的樨花酒沉静。

香气迟迟弥漫在帐篷深处。

无人与我一同迎接夜晚。

愁绪依然成为回忆。

回忆过去我们的情意。

鸳鸯比喻两情相照,何处寻觅?

诗意和赏析:

《菩萨蛮》是一首描绘秋夜寂寥的诗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在夜晚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中的芭蕉叶、秋风、小雨、流苏等形象,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凄美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首句"芭蕉叶上秋风碧"以自然景物入手,描述了秋风吹动芭蕉叶的情景,以及秋风的清凉与碧绿的色彩。接着,诗人描绘了夜晚的小雨,流苏被雨水湿透的景象,增加了诗词的凄美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新窨木樨沈,香迟斗帐深",描绘了新釀的樨花酒散发出的香气在深夜里缓缓弥漫,帐篷深处充满了芬芳。这里,樨花的香气象征着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接着的两句"无人同向夕,还是愁成忆"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虽然没有人陪伴,但愁绪仍然化作回忆。最后一句"忆昔结同心,鸳鸯何处寻"通过回忆过去的同心之约,提出了诗人对于真挚爱情的思考和追寻。

整首诗构思巧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诗中的鸳鸯形象也寓意着诗人对于真挚爱情的追寻与思考。《菩萨蛮》以其凄美的意境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细腻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秋风鸳鸯流苏同心小雨斗帐忆昔向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