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呈所知

十年流落赋归鸿,谁傍昏衢驾烛龙。

竹屋乱烟思梓泽,酒家疏雨梦临邛。

千年别恨调琴懒,一片年光览镜慵。

早晚休歌白石烂,放教归去卧群峰。

作者简介(谭用之)

谭用之

谭用之,[约公元九三二年前后在世],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后唐明宗长兴中前后在世。善为诗而官不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感怀呈所知

《感怀呈所知》,是唐代谭用之创作的一首诗词。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十年流落后终于归来,不知是谁在昏暗的街巷中乘坐着照明的马车。

在竹屋的乱烟中,我思念着梓泽的人和事。

在酒家里,我为雨水的稀疏而感到沮丧,梦里却来到了临邛。

千年来的别离与怨恨让我不愿意弹奏琴声,过去的岁月在镜中令我懒散。

早晚都不再唱歌,如同白石一样消散,我放任自己回归到山峰之间。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作者对自己流离失所经历的回顾和感慨。十年的流亡之后,作者终于回到了故乡,但是却不知道谁在那昏暗的街巷中驾着马车。竹屋中的乱烟让他思念起了梓泽,而酒家稀疏的雨水又让他梦到了临邛。他因为千年的别离与怨恨,不再愿意弹奏琴声,只愿意懒散地看着镜中逝去的岁月。最后,他选择放任自己回归到山峰之间,不再唱歌,如同白石一般消散。

这首诗词赞美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自在,同时也表达了流离失所背后的辛酸和迷茫。作者通过琴声、镜子和白石等形象的描绘,构建了一幅意境优美而忧伤的诗画,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苍凉。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流离失所的心境为主线,通过对琴声、镜子和白石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与过往的思念和对未来的选择。这首诗词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谭用之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白石归去归鸿烛龙酒家流落竹屋群峰临邛放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