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奉符大有叔

血气侵凌不复豪,往来欹倒似乘涛。

宁知懒过嵇中散,亦有诗如谢法曹。

旧藁只堪供酱瓿,故人相赠有绨袍。

兗州宾主同风味,恶句烦公更一薅。

作者简介(王之道)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寄奉符大有叔

《寄奉符大有叔》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符大有叔的形象与境遇,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诗人身份的自省。

译文:

送给符姓的大有叔

血气已经退凌不再雄壮,

往来之间摇摇欲倒如潮涌。

宁愿像嵇中散一样懒散度日,

也有像谢法曹一样的诗才。

旧时的草帽只能用来装酱菜,

故友送来的却是华丽的绸袍。

在兗州,宾主享受着相同的风味,

唯有我这烦人的诗句还要再整理一遍。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符大有叔的形象为切入点,通过描写他的衰老和境遇来反映出社会的变迁和诗人的自身境况。作者描述符大有叔的血气已经退凌,不再豪迈,往来之间摇摇欲倒,如同汹涌潮水。这种描写暗喻着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人们的血气正在逐渐消退,豪情不再。

接着,作者以自己的处境与符大有叔对比。他宁愿像嵇中散一样懒散度日,不愿过于奋发努力。嵇中散是指嵇康,他是东晋末年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以其懒散放荡的生活方式和卓越的才华而闻名于世。作者提到自己也有像谢法曹(指谢安)一样的诗才,谢安是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文辞清峻而著称。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送给符大有叔的礼物。旧时的草帽只能被用来装酱菜,而故友送来的却是华丽的绸袍。这里通过对比,暗示了符大有叔的贫困和作者对其的关怀。

最后两句描写了在兗州,宾主们享受着相同的风味,唯有作者的诗句还需要再整理一遍,暗示了作者在创作诗歌时的苦恼和辛劳。

整首诗通过对符大有叔形象的描写,展示了社会变迁和诗人自身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自身身份的反思,同时也传递了对友情和情感的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奉符大有叔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故人风味侵凌绨袍宾主血气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