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晚眺)

阴阴湿雾霜无汁。

江气逼、树声滴。

荒林只见夕阳入。

谁唤晚烟集。

渔翁犹把钓竿执。

蓑共笠、时时葺。

风刚浪猛早收拾。

天外暮云黑。

作者简介(王质)

王质,字华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末大儒,号文中子。通生福祚,终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进士第,制策登科,位终宝鼎令。勉生怡,终渝州司户。怡生潜,扬州天长丞。质则潜之第五子。少负志操,以家世官卑,思立名于世,以大其门。寓居寿春,躬耕以养母,专以讲学为事,门人受业者大集其门。年甫强仕,不求闻达,亲友规之曰:“以华卿之才,取名位如俯拾地芥耳,安自苦于亹茸者乎?扬名显亲,非耕稼可致也。”质乃白于母,请赴乡举。

滴滴金(晚眺)

《滴滴金(晚眺)》是一首宋代王质创作的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滴滴金(晚眺)

阴阴湿雾霜无汁,

江气逼,树声滴。

荒林只见夕阳入,

谁唤晚烟集。

渔翁犹把钓竿执,

蓑共笠,时时葺。

风刚浪猛早收拾,

天外暮云黑。

译文:

滴滴金(晚眺)

阴沉的湿雾凝结成霜,不再滴下水滴。

江水的气息逼近,树叶的声音滴答作响。

荒凉的林木只能看到夕阳的入侵,

谁在呼唤晚烟的聚集。

渔翁仍然握着钓竿,

穿着蓑衣,戴着斗笠,不断修补。

狂风刚猛,波浪汹涌,须早早整理收拾,

天空之外的晚云渐渐变黑。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夕阳下的景色和氛围,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类的坚韧。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湿雾凝结成霜的寒冷和江水的气息逼近的压迫感。树叶滴答的声音和夕阳的入侵衬托出荒凉的林木,形成了一种萧瑟的氛围。

诗中出现的渔翁是一个象征,他坚持着把钓竿握在手中,穿着蓑衣、戴着斗笠,不断修补。这表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对抗和适应能力。无论风浪多么汹涌,他都不畏惧,而是早早地整理收拾,准备迎接即将来临的黑暗。

整首诗以景写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通过荒凉的林木、夕阳的入侵、渔翁的坚韧等形象,表达了对于人生中困境和黑暗的应对态度。这首诗抒发了对人类生命力和对未知挑战的积极态度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对人性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夕阳只见渔翁收拾钓竿阴湿雾霜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