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藏

嗟予亦何幸,偶此琳宫居。

宫中复何有,戢戢千函书。

盛以丹锦囊,冒以青霞裾。

王乔掌关钥,蚩尤守其庐。

乘闲窃掀搅,涉猎岂暇徐。

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

心闲反自照,皎皎如芙蕖。

千岁厌世去,此言乃籧篨。

人皆忽其身,治之用土苴。

何暇及天下,幽忧吾未除。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读道藏

《读道藏》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他在琳宫中读道藏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世俗烦恼的厌倦和对道教思想的追求。

中文译文:

嗟我何其幸运,

偶然在琳宫居住。

宫中有什么呢,

安静地放置着千卷书籍。

用红宝石包裹起来,

用青色衣裙遮掩着。

王乔掌握着关键的钥匙,

蚩尤守护着这个庐宇。

我骑着闲散的时光,

偷偷地翻阅着书籍,怎能静得下心来。

真正的智者领悟到一句话,

道的精华由内而空。

心灵宁静时自我照见,

明亮如芙蓉花一般。

千年岁月的烦恼离去,

这样的言辞是珍贵的宝物。

人们都忽略了自身的存在,

用泥土去治疗疾病。

如何还顾得上天下的事情,

内心仍有幽忧尚未消除。

诗意和赏析:

《读道藏》以苏轼自身的经历和感受为背景,表达了他对世俗烦恼的厌倦和对道教思想的向往。诗中的琳宫象征着清净宁静的道教境界,作者在这里读取道教经典,感受道的智慧。诗中提到的王乔和蚩尤则是象征着世俗和尘世的对立面,王乔持有关键的权力,蚩尤则代表着世俗的困扰和纷争。作者骑着闲散的时光,偷偷地翻阅书籍,表现出他内心对超脱尘世的渴望,但又难以真正安静下来。然而,当心灵宁静时,作者看到了自己的本质,如同明亮的芙蓉花一般。诗的最后,作者表示千年岁月的纷烦离去,真正的智慧和珍贵的言辞是超越尘世的宝物。然而,人们却忽略了自身的存在,只注重物质的世界,作者因此感叹幽忧仍未消除。

这首诗词通过琳宫、书籍、道教思想等意象,表达了苏轼对世俗烦恼的厌倦和对道教境界的追求。作者渴望通过读道藏,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呼唤人们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追寻真正的自我。整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尘世的厌倦和对道教思想的向往,具有哲理性和超越性的意蕴,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对内心追求的探索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道藏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锦囊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