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表回闲游

玉珮金章紫花绶,纻衫藤带白纶巾。

晨兴拜表称朝士,晚出游山作野人。

达磨传心令息念,玄元留意遣同尘。

八关净戒斋销日,一曲狂歌醉送春。

酒肆法堂方丈室,其间岂是两般身。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拜表回闲游

诗词中文译文:

拜表回闲游,玉珮金章紫花绶,

拜谒朝廷,回来游山玩水,

身上佩带着玉珮和金章,

腰间系着紫色花纹的绶带。

纻衫藤带白纶巾,晨兴拜表称朝士,

身穿着简单的纻衫,腰间系着草绳的腰带,

头戴着简朴的白色纶巾,

一早起床去朝廷拜谒,被称为朝廷的士子。

晚出游山作野人,达磨传心令息念,

晚上出去游山作野人,

跟达摩禅师学习静心养性的法诀。

玄元留意遣同尘,八关净戒斋销日,

修行玄学的人懂得顾忌食欲和情欲,

不让尘世烦忧影响自己的修行。

一曲狂歌醉送春,酒肆法堂方丈室,

用一首狂歌来饯别春天,

在酒肆和寺庙的方丈里度过时光,

这个时候不分尊卑,一切都归于平等状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一方面是作为士子的身份,要拜谒朝廷,受制于礼仪和规范;另一方面是游山玩水,自由自在地作野人。通过描写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在游山作野人的时候,作者能够摆脱尘世的束缚,专注于修行,顾忌一切杂念。但是作者也承认,人无法完全远离世俗,仍然会在酒肆和寺庙里度过时光,这里也有法堂、方丈,暗示了同时存在俗世和修行的两个身份。整首诗以平淡、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和修行的向往,以及俗世和修行的对立与和谐。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留意出游岂是方丈纶巾野人酒肆朝士法堂玄元般身令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