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卓锡泉复出

竹龙衔尾转山房,饮足寒清滴夜长。

曾问鞠穷目眢井,为焚安息坐胡床。

千山从此俱蒙润,一线才通未可量。

六月炎方了无暑,谁知世上有清凉。

作者简介(朱翌)

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南华卓锡泉复出

诗词:《南华卓锡泉复出》

中文译文:

竹龙衔尾转山房,

饮足寒清滴夜长。

曾问鞠穷目眢井,

为焚安息坐胡床。

千山从此俱蒙润,

一线才通未可量。

六月炎方了无暑,

谁知世上有清凉。

诗意:

《南华卓锡泉复出》是宋代朱翌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他来到山中小屋,喝着清凉的卓锡泉水,感受到盛夏清凉的感受。诗中也提到了他曾经问过一口干涸深井的故事,表达了对生命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感悟。

赏析:

诗中的“竹龙衔尾”形象生动,表现出山中的景致。诗中的“饮足寒清滴夜长”反映出作者对卓锡泉的珍视和享受,而“曾问鞠穷目眢井,为焚安息坐胡床”则是描写了作者的思考和反思。最后的“六月炎方了无暑,谁知世上有清凉”则是通过对夏季的描写,表达出了对清凉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珍惜。

整首诗字字珠玑,意境深远,既有山林的清幽,又有人生的感悟,展示了作者的高超才华和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南华卓锡泉复出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炎方一线安息衔尾眢井俱蒙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