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

今年阳初花满林。

明年冬末雪盈岑。

推移代谢纷交转。

我君边戍独稽沉。

执袂分别已三载。

迩来寂淹无分音。

朝悲惨惨遂成滴。

暮思遶遶最伤心。

膏沐芳余久不御。

蓬首乱鬖不设簪。

徒飞轻埃舞空帷。

粉筐黛器靡复遗。

自生留世苦不幸。

心中惕惕恒怀悲。

作者简介(鲍照)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拟行路难

《拟行路难》是南北朝时期鲍照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今年阳初花满林,

明年冬末雪盈岑。

推移代谢纷交转,

我君边戍独稽沉。

执袂分别已三载,

迩来寂淹无分音。

朝悲惨惨遂成滴,

暮思遶遶最伤心。

膏沐芳余久不御,

蓬首乱鬖不设簪。

徒飞轻埃舞空帷,

粉筐黛器靡复遗。

自生留世苦不幸,

心中惕惕恒怀悲。

诗意和赏析:

《拟行路难》表达了诗人鲍照在边境戍守期间的孤寂和离别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推移和离别长久的感慨。

首节描述了春天花开满林的美景,以及明年冬天积雪覆盖山岑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变化。这些景象和季节的更迭,反映了生命的代谢和周而复始的循环。

第二节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边境长期戍守的孤独和沉寂。他与亲人分别已经三年,近来再无音讯,悲伤之情难以言表。晨起时的悲伤逐渐变成了黄昏时的思念,这种思念无处不在,使他心痛不已。

第三节中,诗人描绘了自己在边境的艰辛和困苦。他的膏沐芬芳已经久未得到享受,头发乱蓬杂,没有束发的簪子。他徒劳地在空空的帷幕中飞舞着轻埃,粉筐和黛器已经不再使用,一切已经荒废残破。

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伤。他感到自己生活在这个世上是多么的不幸,内心时刻戒备着,怀揣着悲伤。

整首诗词通过对季节、离别、困苦和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戍守边境的艰辛和无助,以及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命运的忧虑。这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伤,同时也抒发了边塞生活的辛酸和孤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拟行路难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推移代谢